0311-87365677

国家开放大学,隶属国家教育部,开始大专和本科等学制!

如何看待“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

戴老师2016-09-09 18:13:01113

 记者日前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获悉,该中心刚刚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

近几年,关于研究生扩招和就业的话题在反思教育的大背景下可谓不绝于耳,尤其是如“研究生种地”等极端个案和小概率事件,加深了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负面印象。我认为,对此一问题,必须要在不违背基本常识和常理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冷静思考和理性看待。

首先,对“就业率”所谓统计数据的公信度,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就业率”数据是由各校自行统计的,单一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本身就充满着功利色彩,恐怕难以反映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媒体不时有报道,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要求学生拿毕业证时必须先上交有用人单位盖章接收的就业协议书,至于学生是通过何种手段取得用人单位的签章、是否真的被用人单位接收则并不较真。应该说,这种“就业率”注水的问题可能在研究生中也会出现,但显然,更主要还是出现在本专科毕业生中。

另外,还要认识到,客观来说,相比大学生,研究生的“眼光”毕竟更高,他们的就业对象的层次和标准相对会更高一些,而这在“就业率”这一数据中往往得不到体现。况且,如今人才流动和跳槽转行越来越普遍,那种针对毕业生所做的一次性的“就业率”调查,衡量就业情况和教育质量的意义也就难免大打折扣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业率不应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指标或者是首要指标。考察研究生教育质量时,往大的方面说,要看教育培养目标是否如期实现;往小的方面说,则要看研究生是否获得了与教育阶段相匹配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首次就业的漂亮数据,的确能为母校“挣面子”和带来好处,但是,学生毕业后的长期表现和持续发展情况,以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小,才能真正彰显高等教育的成色和本质。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当前研究生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不少弊病。例如,在教育资源并未获得同步增长的情形下大量扩招,难免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于偏重于理论型人才,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部分研究生眼高手低,进入社会后“水土不服”;在培养方式上,以论文、证书的量化考核方式、部分高校“放羊”般的导师制,也遭到诟病……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中值得反思和亟待改革的。

因此,无论是社会各方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估,还是学子和家长对于考研读研进行抉择,就业率都不应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否则,难免得出有失偏颇、违反常识的判断结论。

本文链接:http://www.sjzdd.net/204.html

本科就业

阅读更多